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

「為你好」的傷害在哪裡?


最近都在畫畫,想起很多過去的事情。

一次是在國中時,畫了一張樹的素描,覺得自己畫得很好,拿給爸爸看,想跟他分享我畫畫的喜悅。

他看了面有難色,告訴我不要做美工科做的事,這只是苦工,對我未來沒有幫助。

我爸爸是畫家,我那時沒聽懂他的道理,現在還是不懂。只是當時失落的感受今天依然鮮明。

最記得的是讀美術系以後,他常問我「畫這個要幹嘛」,「又不能賣錢」,「畫這些有什麼意義」。他常說自己五分鐘就畫完的東西,有人很快就會用幾萬塊買走。然後再問我一次畫這個有什麼意義?

我在畫畫這件事情上,有很深受傷的感覺。我愛畫畫,但每次一拿起筆,我就感到癱瘓無力。

當我試圖要振作畫畫時,胸口就會迴蕩我爸爸的聲音:「畫這個要幹嘛?」「又不能賣錢!」

後來我主修雕塑,大概有十年的時間沒再動畫筆。我對創作的熱情還是在的,但我無法拿筆。

有一種傷害,叫做「為你好」。最原初的痛苦,多數發生在親子間。

「明明我可以,但你就是不相信我。我要怎麼證明自己?我可以怎麼辦?」

當你想分享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時,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相信你、無視你、否定你、拒絕你。人會無力,人會無助,人會癱瘓。

小孩在成長的歷程裡,需要與照顧者分享內心真實而重要的感受。得到聆聽與真誠的回應是成長中重要的養分。

有時父母會急於講道理或工作過於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。孩子雖然可能會受傷,但只要照顧者懂得彌補與接納,傷痕是可以痊癒的。

父母說「為你好」時,若沒有真誠的討論與交流、說清楚能與不能、解釋事情的後果、提供足夠資訊、理解小孩的想法,結果無視孩子的主體與選擇,便會構成傷害。

「為你好」不是原罪,需要看事件、關係、溝通歷程與成熟度。

孩子最痛苦的,是感受被忽略、扭曲、否定。長久在這種互動下成長,構成對小孩的情緒虐待。情緒虐待是長久影響人生活的心理傷害。

我永遠記得我跟媽媽說我想回家,奶媽對我很不好,媽媽別過頭去,繼續跟奶媽聊天時的表情。

我被迫住在奶媽家中三年。他們一家四口性侵我。我每天晚上跟他們睡在一起。我在恐懼與痛苦中求生。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。

奶媽把我的娃娃、畫紙和畫筆丟掉,我告訴媽媽,她沒有理會我。

即使回到家中也是一樣。沒有人想理解我住在奶媽家中的感覺。

我記得剛回到我父母家裡時,我拿到畫筆時的興奮與焦慮。我終於有筆跟紙可以再畫畫了!但我好害怕我畫畫時,我找不回我的快樂。

我拿起筆,想著我要畫什麼,我忍不住大哭,像是在為我人生的寂寞與永遠失去的快樂而哭。

這種否定與忽略感覺的互動,滲透在我的成長,彷彿成為我永恆的感受。

感到受傷時,父母說我不夠堅強。

在晚餐分享感受時,沒人說話。

在學業上已盡了全力,但父母依然說我不夠努力。

三十年後,我跟太太提起這些記憶,依然心痛。我的父母說起把我送去奶媽家的決定,也只是跟我說他們那時經濟能力不好,他們已經做了最好的決定,而這些決定都是「為我好」。

我開始理解這些傷害的源頭,不是別人,是我父母。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無視了我的痛苦。我若要解決這些痛苦,我必須正視痛苦的來源。

這三年來,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感覺依然時常襲上心頭,但我學會和心裡傷害我的聲音對話。
我也許得不到無視我、傷害我感受的人理解,但我可以學會理解這些感受的來源。

我也學習欣賞我自己,我學著畫畫,並和太太討論我值得欣賞之處。我學著與欣賞我的人相處,並學著接受別人的好意與讚美。有太太的陪伴,我學著重建對人的信任,也學著欣賞另一個人。

這是我一生的功課。



相關文章:

安娜,請聽我說:我的經歷

《不再沉默》後記

 

生命的循環  

沉默是傷害 

以情緒為恥的文明
 

3 則留言:

  1. 我的情況不同,但是結果類似,謝謝你願意分享這些,這也是我一生的功課,做功課繼續往前走,看見自己美麗與不美麗的路上,活在當下時而痛苦時而歡欣的途中,有個伴真好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有沒有可能,其實你不是你父母親生的?或是只是父或母的小孩?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很心疼你的際遇,很希望你能慢慢走出傷痛,過更好的日子!你值得的!加油!

    回覆刪除